2016年11月4日,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2016年4月22日,《巴黎协定》由175个国家正式签署。据巴黎气候大会主席国法国提供的数据,到11月1日,共有92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65.82%,跨过了协定生效所需的两个门槛。这一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建章立制并作出行动安排,既立足当下又引领未来,意义深远。

我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按照相关部门之前的说法,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企业,门槛在年标煤消耗量1万吨以上。

在我国电解铝企业陶醉在电价改革与自备电厂带来的电价红利时,国外企业纷纷将电力供应由传统的燃煤电厂转向排放更低的水力和天然气发电。《巴黎气候协定》生效,低碳能源、低碳生产将对我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如果我国电解铝产业不能及时应对,实现电解铝的低碳化生产,将在不久的将来再度丧失已获得的成本竞争优势。

在碳排放交易中,利润最大化的最根本模式就是少排放少污染。排放少,碳市场上得以运作的资本就多。排放多,在政策对产能限制,环境监管愈发严格的政策背景下,企业无论如何通过污染环境压低成本,如何灵活运用碳排放市场机制都是无能为力。谁排放的更多,谁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基本原则。值得关注的是,新上马的电解铝企业或者产能,碳排放总量的核定原则、核定透明性、监督机制需要时间来验证,不能因为一个地方,一个行业,一时利益,而失去国之准则。

 延伸:

我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以坚定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这意味着,相关工作已经进入冲刺期,一揽子政策和动作即将落地,势必涉及众多行业利益。

碳排放权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买卖。政府首先确定减排总量,然后再将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这样,虽然碳排放指标是有买有卖,但排放总量却控制住了。另外,市场建立后,碳排放指标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价格随着竞价而提高,这就倒逼排放主体节能减排。

中国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2017年能否建立起来呢?根据了解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第一,制定了全国碳排放交易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第二,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开展了重点排放企业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涉及到重点企业7000多家。第三,加快了立法。第四,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了参与市场建设的人员培训,建立了报告核查的技术问询平台,还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报送系统等。

按照相关部门之前的说法,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企业,门槛在年标煤消耗量1万吨以上。

为应对《巴黎气候协定》,我国钢铁和电解铝企业要积极开始使用低碳技术,进行生产绿色转型,彻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十三五”时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体系和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行业发展效益。随着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企业能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如果化解产能过剩和产量调控目标能够实现,钢铁和电解铝行业碳排放有望下降。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大力推进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应用,提升企业节能降碳能力,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途径,最终在碳排放交易中拔得头筹。

来源:中国有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