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领域出现的“一刀切”现象引起广泛关注,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既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以及合法企业的根本权益,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与生态环境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格格不入,必须果断采取措施,防止其对正常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进一步的干扰,恶化企事业单位发展环境。
分析产生“一刀切”现象的原因,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源自行政管理方面的压力。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应付环保督察,由上及下层层加码,级级提速,让基层的具体执行者慌不择路,为了自身的职业安全,不惜牺牲企业利益;二是存在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工作能力缺陷,面对错综复杂的污染情形,宏观把握不住,缺少解剖麻雀的技巧,不能和企业一起准确寻找到解决之道,代之以蛮干。
改善环境质量,不可避免的要做些减法,关停部分企业是无奈之举,但要倍加小心,精准识别,防止伤及无辜。扩大关停范围,不仅伤害了实体经济总量,更动摇了受影响企业家以后的投资选择,不能低估其对市场产生的负面效应。
小微企业最易被“一刀切”伤害。客观的看,大部分小微企业接地气,往往以“短平快”的方式满足了群众日常生活所需,就业灵活,但其本身存在不少缺陷,在执法机构面前是弱势群体。如何看待他们的不足?是帮他们从75分的社会形象提高到95分,还是用80分的标准线逼停他们?每一次创业过程都艰难,都值得尊重,对整改无望的,加紧劝退,不要扩大亏损面;对成长性尚好的小微企业,不能简单的认定为“散乱污”,尽量为其留下发展壮大的空间。
经过多轮督察、督办等行动后,目前的环境风险整体可控,从而为经过大浪淘沙后仍积淀下来的企业抓紧环保整改赢得了时间和主动。对发现的企业污染问题,不是一枪撂倒一个那么简单,需要设置合理的整改周期。因此,对企业污染要毫不留情,但对消灭企业污染要有足够耐心,尊重科学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而影响社会需要的正常产能。
各地都在绘制污染一张图,遥感、无人机等技术也能准确识别热点地区,减排要盯紧这些已知的重点,在关键时段用力,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最大生产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我们要做有匠心的园艺师,在毫不犹豫剪掉明显的枯枝烂叶的同时,又善于作造型处理,最后获得理想的形态。
来源:中国环境网